爱因斯坦说过,时空是相对的,当速度超越了光速,我们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科学预言和现实生活,总有微妙的契合之处。文明行进到2011,我们前所未有地渴望冲破困境,寻找到新的方向。因为,人类从来没有如此强大,创造出近乎奢华的物质世界,改变着自身的生活情形,甚至改变着人类本身;人类也从来没有如此脆弱,一次刹车失灵,一次气候异常,甚至一些微小的PM2.5,就对我们构成致命威胁。
时光机器尚未诞生,但我们可以借助文字去触摸时空的界限。回首前尘,辛亥革命的炮火,民国大师的背影,仍依稀可见;行走远方,异域风土人情,他乡见闻觉知,开启了人生另一种风景。除此而外,还有一群生龙活虎的潮人干脆穿越,抛下都市喧嚣,去跟古人玩把心跳。
当下的焦虑,促使我们将时空的坐标调回过去,调向异乡,体味一种生活在别处的彷徨。
当然,普通人的彷徨并不能掩盖名人的光环。这一年,很多作家、文化名人都有大动作——贾平凹、池莉、海岩,仍然在写好看的小说;于丹、傅佩荣依旧向我们介绍国学和传统文化;作为媒体人的白岩松也在用各种形式给我们讲解幸福。
名人引领风潮,普通读者也能跟着热闹一阵。但愿大人物的声音有更强的穿透力,能唤回渴望逃离的心情,让人们把当下的生活过得更像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