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周刊 > 眼界周刊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座位焦虑

2021-3-28 8:09:23 来源:山东商报

       字里有料

 

       一直以来,在不少家长心中都有这样的“座位理论”——“前排中间座位是学霸专属”“是学渣还是其他学生,从座位就能清晰分辨”“在班级的座位决定了以后在社会的位置”……

 

  每逢新学期开学,不少班主任都为重新排座位而烦恼。担心孩子看不清黑板、难以得到老师关注、害怕与淘气不爱学习的孩子同桌……种种担忧背后,折射出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度焦虑。多位老师反映,孩子学习成绩更多取决于个人习惯,希望家长能趋于理性,不迷信于“黄金座位”,而是协助老师、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网友热议

 

        难不成座位好就能秒变学霸?”

 

        坐前排,不行,担心近视;坐旁边,不好,孩子斜着眼睛看不舒服;坐后面,这个最怕了,老师看不见,可能长期被忽视……”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抢到‘黄金座位’,或者与学优生同桌。所谓众口难调,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所有家长的美好愿望,这正是‘座位焦虑’经久难消的重要原因。”

 

        全媒全解

 

        选座也有“玄学”?如此焦虑,你读懂了吗?

 

        一直以来,不少学校都上演着“排座江湖”。据中工网报道,每逢开学之际,吉林长春一所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孙老师都要遭遇一次“排座位大考”。孙老师说,按惯例,新学期班级会重新排座位。“找我谈孩子座位的家长太多了。”她说,大家都希望能将孩子安排在理想位置。无奈众口难调。

 

  湖南长沙一所小学的班主任张老师也常遭遇排座难题,特别是新生入学时,由于对孩子个人情况不熟悉,入学当天她会随机安排座位,但每次都会有家长提出异议,“不少家长质问我,排座位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自家孩子坐在靠后的位置?”

 

  不少小学班主任坦言,为了照顾少数真有特殊情况的孩子,每次微调座位都“如临大敌”,因为一旦开了先例,就会有更多家长效仿提要求,排座位已经成为班级矛盾高发点。

 

  据了解,很多家长的确对孩子的座位十分敏感,在意的原因也五花八门:孩子个子小、眼睛近视,担心其在后排影响学习。“孩子在班级当不当班干部,我都无所谓,只在乎坐哪里。”长沙一位家长说。担心孩子受周边同学影响。长春家长李女士最近感到焦虑、烦躁,因为孩子新换的同桌比较淘气,她很担心自家孩子不能专注上课。

 

  在不少家长看来,第二排、第三排中间位置是“黄金座位”。不少家长甚至公认“前排中间座位是学霸专属,后面两排是‘学渣俱乐部’”。大家都希望孩子在老师眼皮子底下,否则“孩子距离老师有多远,自己的心就有多烦”。很多家长说,为了给孩子争取个好座位,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有的积极在家长委员会做事,有的家长要求得不到满足,还会质疑老师不公平。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834名中小学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3.6%的受访家长为孩子的班级座位问题烦恼过。66.6%的受访家长认为座位对孩子成绩影响大,71.1%的受访家长认为家长有必要担忧孩子的座位问题。

 

  一个班级,每一个座位都需要有学生去坐,本来,每一个座位都是一样的,然而在家长的眼中,座位有好坏之分,甚至存在着座位歧视。从本质而言,“座位焦虑”是教育的“过度焦虑”,是需要警惕的。教室中的座位在许多家长看来,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老师的关注度。

 

  不可否认,座位靠前一点,可能课堂效果会好点。但是,教师上课对每一个学生都会一样关注,不会因为学生的座位而有所差别。在以前,个别教师会将教室的最后一排当作“惩罚座位”,让一些不守纪律或是成绩差的学生坐,这是对学生的一种“变相体罚”,是要纠正的,而这样的教师如今已经越来越少了。教室的座位往往是处于变化之中,而且多以身高为标准,但有的家长为了能够让孩子拥有一个所谓的“好座位”,不惜和老师套近乎,甚至动用一些权力。这么做,可能会“逼”使老师给孩子安排前面一点的位置,但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如果孩子知道家长是通过某种关系让自己的座位变得好一点,学习反而可能会不太用功。这恰恰得不偿失。

 

  对此,广西新闻网评论文章指出,保证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更合理、分配更公平,严查“教育腐败”,彻底杜绝“人情分配”“特权分配”,才能把家庭从无休止的内卷化焦虑中释放出来,让孩子有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不必都盯着“C位”使劲儿,被迫挤上同一座独木桥。

 

  归根结底,座位编排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个良心活。所以,“座位焦虑”不仅仅拷问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拷问教师的职业道德。借助座位收礼,不仅玷污了教师形象,也损害了教育形象。从严查处“座位腐败”,拭去寄生在座位上的私心,不仅是师德建设的必要,也是保障座位公平、纾解“座位焦虑”的需要。◎解词人 刘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