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一千封“寻亲信”

2021-6-7 8:11:24 来源:山东商报

       在山东省菏泽市经济开发区佃户屯街道办事处张和庄烈士陵园,一行行墓碑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136位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战士长眠于此,他们的墓碑上只写着四个字——“无名烈士”。


       2008年,张和庄社区党支部书记、退役老兵张景宪开始为这些“无名烈士”寻亲找家。他辗转了解到烈士们的战斗经过,获得了烈士花名册。此后,他开始按照地址,通过写信的方式为烈士寻家。多年来,他寄出了1000余封信,在社会各界热心人的帮助下,已为39名烈士找到家人。他说,他还将继续寻找下去。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王远

 

 

在张景宪建造的红色基因传承馆里,烈士名录展示在墙上。右一为张景宪

 

       无名烈士

 

       张和庄烈士陵园在张和庄社区西部。一行行墓碑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很多墓碑上只写着四个字——“无名烈士”。

 


       “以前都没有墓碑,就是一个个坟头,大家也只知道这里安葬着的是烈士,但是烈士的来历和具体的名字,没有人说得出来。”张景宪说。

 


       张景宪是一名老兵。1964年5月生人。1987年退伍后,回到地方。他的家乡是菏泽市经济开发区佃户屯街道办事处张和庄社区。2007年,他回到村里建起了印刷厂。2007年12月,他当选为张和庄社区支部书记。


       2008年清明节前,张和庄的党员群众自发到陵园扫墓。再次来到陵园,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张景宪心里并不平静。“我当过兵、参过战,经历过那些生死的场面。再到烈士陵园,心里很沉重。”更让张景宪内心受触动的是,社区一名老党员的话,“你也打过仗,参过战,你就不能帮咱烈士陵园里这些牺牲的烈士找找家?”


       张景宪深知烈士亲人的期盼之苦。张景宪说,1937年,他的二爷爷(张景宪祖父的弟弟)当兵参战,撇下妻子和几个月大的孩子。“他走那一年24岁,俺叔才4个月大。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俺二奶奶去世的时候,说不出话来了,就用手指着床后边一个木箱。我们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件包了三层的老棉布褂头。二爷爷穿过的老褂头,二奶奶守了几十年。”


       “我要帮烈士找家。”2008年的清明节,张景宪萌生了这个想法。他说,当兵的人都有一种性格,只要是认准的事,马上就干。有了为烈士找家的想法后,他立即行动起来。

 

       寻找线索

 

       帮烈士找到家,首先是找到这些烈士的信息。“你得了解烈士到底是哪一支部队的?为啥就牺牲在我们村了?”张景宪说,他先从村里老人口中了解陵园的历史。  


       老人们说,烈士们牺牲在1947年冬天。张景宪听张和庄老主任王书义等老人们讲,解放战争期间,在菏泽的一场战斗中,张和庄是解放军的临时战地医院,受伤的战士被送到这里救治,也有重伤员留在村民家。老人们还记得当时在大街上烧麦秸取暖的场景。牺牲的战士被葬在张和庄西赵王河河沿上。其他的信息,老人们就不知道了。


       随后几年,张景宪到山东省荣军总医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菏泽史志办等多部门查找资料,并找到了菏泽市牡丹区原党史办公室主任祝厚江。


       据祝厚江介绍,张和庄社区里的烈士参加的战役历史名称为“菏考奔袭战”,是为策应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进行的战斗。1947年12月28日晚,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由定陶一线向菏泽城奔袭,完成对敌包围后,发起攻城战斗,第23师67团在菏泽南关冲锋时,受到敌人密集火力压制,136位战士牺牲。


       2012年开始,在菏泽开发区佃户屯街道办党委政府支持下,经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参与为无名烈士寻亲。2013年2月,一位老战士刘浩然看了媒体报道后联系张景宪,并告知张景宪,他退伍前所服役部队的前身就是当年烈士们所在的部队。2014年,在该部队驻地,受邀而来的张景宪看到了他找寻多年的花名册。在册的烈士94名,曾经留下过家庭详细地址的烈士只有86名。


       在花名册上,这些牺牲的烈士中,职务最高的是张文禄,时任华野第8纵队23师67团2营5连副连长,花名册上的住址为潍坊市临朐县九区老庄子村。张景宪决定从寻找张文禄烈士的家人开始。根据花名册记录的地址,他拨打114查号台查询村里联系电话,经过多次查询,辗转联系,十天之内,张景宪找到了张文禄的侄子。

 

       一千封信

 

       张景宪说,几十年的时空变换,通过电话寻找非常困难,再加上社区工作繁忙,他想到了写信这种古老的方式。张景宪回忆,自己当兵时最期盼收到家中的来信,那时即便身在战区,邮递员也能准时把信送到。“不管这封信时间多长,总有一天要到,它不会丢。”


       2014年开始,张景宪开始写信。信的内容很简单,包括烈士的名字、年龄、牺牲地战役的名称等基本信息,希望家属看到后能和陵园联系。


       山东、河南、江苏、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福建、浙江、广东……信件向全国11个省份发出。此后,他坚持每年至少寄两次信,一次在7月份、一次在春节。一年又一年,张景宪共寄出一千多封信,然而大多数时候它们都被原路退回到张景宪的手中。信封上写着退信理由:“查无此人”“查无此地址”。


       2015年,为引起邮递员的重视,也为方便投递。他在信封上加了一段说明:“该烈士于1947年12月牺牲于菏泽战役,望邮递员同志再辛苦一下,帮烈士找到家”。


       慢慢地,信件有了反馈,也留下了许多让张景宪终身难忘的寻亲故事。2016年,临沂蒙阴县坦埠镇邮递员王德建再次揽收了寄给烈士的信。他找到村里老人多方打听验证,找到了公建厚烈士(实为龚建厚)的亲属。烈士龚建厚当兵时登记的姓用的是公家的“公”,登记的姓名与实际也有所出入。2019年清明节前夕,王德建和烈士亲属龚德营第一次来到张和庄烈士陵园。经王德建之手,还找到了一共四位烈士亲属。


       2016年,在泰安新泰,当张景宪找到烈士徐彦墩的家里时,还健在的徐彦墩嫂子说,临终前,婆婆交代她和自己的丈夫(徐彦墩哥哥)说,不管怎样,一定要找到徐彦墩。后来徐彦墩的哥哥一直在找,直到去世也没有任何消息,直到张景宪找到他们。


       2016年,在山东滨州,张景宪找到了一位90多岁的“活烈士”魏元吉。当时,魏元吉负伤被送去了后方医院,部队清点时,他被误认为烈士。2017年清明节,魏元吉老人执意来到陵园祭拜战友。张景宪说,在陵园里,他问过老人意见,是不是把他从去世人员名单上去掉,老人坚决要求,不能去!他说他一定要在名单上,他要陪着那些牺牲的战友们……

 

       继续找寻

 

       张景宪说,多年来,他为烈士寻亲,也得到了无数热心人的帮助,更得到了菏泽退役军人事务局、菏泽经济开发区,以及菏泽开发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佃户屯街道办党委政府的支持。


       2021年3月30日,云南籍烈士施明山的侄子施吉彬等三人来到张和庄烈士陵园,施吉彬一家人对亲人的苦苦寻觅与牵挂,终于尘埃落定。截至目前,张景宪已为39名烈士找到家人。


       张景宪介绍,这几年,为了帮烈士寻亲,他建立了菏泽市烈士寻亲志愿者协会和菏泽市烈士寻亲热线(400-6501921)。此外,他处理了自家的厂房和机器,拿出200余万元,建起了占地面积12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的红色基因传承馆,展区中记录了当年的战斗历程、400人的烈士名录、人民支援故事、寻亲历程等。


       2020年,张景宪组织成立了菏泽市烈士寻亲志愿者协会。2021年1月27日,菏泽市烈士寻亲志愿者协会正式通过审批成立,并发放证书。张景宪被选为菏泽市烈士寻亲志愿者协会第一任会长。


       “烈士们牺牲时都很年轻,大多尚未成家,他们的兄弟姐妹如果在世也已经有八九十岁的年纪。”张景宪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寻找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他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通过菏泽市烈士寻亲志愿者协会尽快为其他烈士找到家。他说,他还将继续寻找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