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曹县撑起全国儿童节背后

2021-5-31 10:06:02 来源:山东商报

        下午四点到六点,山东曹县大集镇的主干道变得拥堵,来往拿货、发货、物流快递的车辆接连不断地驶过,路上的车要比人多。生意有多好?有的商家为了避免顾客下单过多,不得不将刚在网上推出一个小时的商品临时下架。一旦忙起来,他们一天只吃一顿饭。“六一就是我们的双十一。”“备货大半年,就为了这一个月。”“六一”儿童节前夕,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subaoxw.com)记者走进曹县大集镇,眼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许畅

 

曹县大集镇淘宝产业园电商服务大楼

 

         走进曹县

 

         曹县“火”了。只是有些突然,结果并不突兀。

 

         最近,一句从短视频平台传出的尽显魔性的口号,让许多人在短时间内记住了这座地处鲁西南的县城。来自四面八方的镜头扎堆般的对准曹县按下快门,与曹县相关的话题不断登上热搜。其中,有关“曹县是什么梗”“曹县县长回应走红”等话题的关注度分别高达数亿,短视频平台更是频频刷屏。

 

         就在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subaoxw.com)记者赶往曹县的途中,曹县撑起全国“六一”儿童节的话题正在网上如火如荼地讨论。

 

        此前,“日本市场上90%的棺木都来自山东曹县庄寨镇”的认知让很多人为之一惊。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对这座县城产生兴趣,人们陆续发现,原来曹县的演出服产业也如此了得:每年全国有近七成的演出服出自这里,该县的大集镇是全国最大的儿童演出服生产基地……

 

一演出服厂内工人在打包产品

 

        初入曹县,第一印象会觉得这就是一座普通的县城。在朴素的外表之下,2020年,曹县网络销售额突破156亿元,电商企业超过5000家,网店6万余家。电商带动当地35万人创业就业。这一年,曹县的淘宝村新增27个,达到151个,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同时曹县也继续保持着全国第二“超大型淘宝村集群”和“江北最大的淘宝村集群”的位置。

 

        从曹县汽车站出发,经过20多分钟的车程,就到了大集镇。在大集镇的中心干道上,映入眼帘的是你来我往的货车、小汽车,以及两排以二、三层高为主的临街门店。这里比一般的乡镇街上的车流量明显要大,门店数量更为密集。

 

        “东奔西跑,不如回家淘宝”,类似的标语在大集镇几乎随处可见。“服饰”“绣花”“布业”“淘宝”“物流”“电子商务”等,是出现在大集镇店铺名称中的高频词汇。电商经济与服装产业的融合发展,让曾经贫困的人们找到了自己的致富路,大集镇80%的贫困户通过发展电商实现了脱贫。在“电商+产业+贫困户”的模式下,曹县32个省级贫困村发展成为淘宝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大集镇丁楼村的周爱华在自己厂房

 

        堪比“双十一”的“狂欢”

 

 

         曹县人将大集镇的“大”读作“dài”。这个小镇的32个村全部都是淘宝村,是山东唯一一个淘宝村全覆盖的镇,全镇有网店18000余家,服饰有限公司近3000家,整体从设计、布料、绣花印花、裁剪、摄影、物流等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六一”前的一个月左右,对大集镇人来说是特别的。进一步来说,是特别的忙。一位当地人告诉记者,“‘六一’就是我们的‘双十一’”,甚至更忙。

 

       “备货大半年,就为了这一个月。”走进一家普通的农家小院,可以看到院子里、房屋内摆放着堆成小山一样的演出服,男主人正带领家人按订单进行打包。因为要出的货太多,他只好喊来亲戚帮忙。“5月一个月的销售额差不多占到这一年的50%。都需要提前备货,一般过了年就开始做准备”,他说,这些演出服订单的整体价格一般在30元-60元之间,这一个月订单量是平时的5倍还要多。

 

        “现在我们已经断货了,本地都供不过来。需求量太大了,纺织厂一直在赶工,染厂也都要排队。”退伍后的陈先生进过企业,做过物流。2016年,他在大集镇开了一家布匹店,上下四层楼,总面积2500多平方米的库房里堆满了150种左右的布料。“旺季的话,一天出货量在20万米左右”,陈先生说,目前他的客户有两千多家,主要为曹县大型服装厂以及以家庭为单位的服装作坊,其中大集镇的本地客户占到了70%-80%的比例,其他也销往河南商丘、开封、兰考,以及曹县周边的东明、郓城、单县等地。

 

        下午四点开始直到六点,大集镇的主干道会变得有些拥堵,来往拿货、发货、物流快递的车辆接连不断地驶过,路上的车要比人多。

 

        生意有多好?有的商家为了避免顾客下单过多,不得不将刚在网上推出一个小时的商品临时下架。一旦忙起来,他们一天只吃一顿饭。

 

        这种热火朝天的忙碌状态,在物流方面体现的或许更加直接。5月21日下午六点半,大集镇淘宝产业园一家规模较大的物流公司里,60位工人正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装卸、分拣包裹等工作。物流公司负责人岳先生说,“进入5月以来,明显忙起来了。现在一天发货12万件左右,出入车次大约150辆,是平时的4到5倍”。

 

        傍晚,光线逐渐黯淡下来,大集镇淘宝产业园里,发货、送货的车流接连不断。站在物流公司门口一侧,在一片嘈杂声中,担任大集镇镇长5年多的侯正亮指着两家相邻的物流公司告诉记者,因为车辆太多,产业园区内相邻的两个物流公司都是错时工作。“大集镇目前有27家物流公司,旺季一天的发货总量突破了60万单”,在2019年,这个数额还是30万。

 

淘宝产业园汉服展示区

 

         演出服与汉服

 

 

        5月22日正午,日光灼灼,连呼吸都是热的。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subaoxw.com)记者走在大集镇的街头巷口,看到几乎家家门口都立有一个风格统一的绿底白字的招牌,上面写着“某某服饰”“某某演出服饰”。记者被告知,就是在这样一家非常普通的民居里做网店,年利润也至少达到二三十万。

 

        大集镇政府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演出服订单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当地实在忙不过来,一些成规模的服装厂都是将布料运到周边县市和河南、安徽等地加工,制成成品后再拉回来发货。这种模式已经持续了近四年。

 

       “以前,我们村比较穷。没有柏油路,去一次县城要很长时间,中途要倒三次车。那时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不出去打工的都是种地。”当初,大集镇丁楼村的周爱华很羡慕别人可以骑摩托车。她曾想,自己什么时候也能买辆摩托车骑,“没想到有一天能开上小轿车”。

 

        周爱华和任庆生夫妻俩是当地第一家开网店卖衣服的人家。记者见到周爱华的时候,她正在自家厂房忙得不可开交。“当时觉得在网上卖衣服有点不现实,也挣不到什么钱。”2009年,在一位朋友的鼓励下,她试着和丈夫在家里开了一家网店,最初是销售影楼服装。“后来有客户来问有演出服吗,一次性要70套”,夫妻俩发现这是个商机,逐渐从做影楼服装转向了做演出服。一年后,网店的演出服生意步入正轨,订单越来越多。村里人也先后前来“取经”,“慢慢地大家都开始做网店销售演出服了”。

 

        偌大的厂房里,形形色色的演出服堆满了货架,几个工人正在厂房里紧锣密鼓地打包、分拣。记者现场看到,除了有供儿童穿着的表演服,还有成人穿的运动服、广场舞服等种类。周爱华说,进入五月以来,订单量比平时高了十几倍。

 

        在对周爱华的采访进入尾声时,任庆生方从外面风尘仆仆地赶来。他现在是大集镇丁楼村的村支书,连日的忙碌让他脸上带着疲惫。

 

        任庆生说,“大集镇的产品占全国演出服市场的七到八成,现在也有许多家庭做汉服”,在丁楼村,90%以上的人家都从事演出服、汉服的电商销售。“自己当小老板,比给别人打工强一些,也能在家照顾家庭。每个工厂、家庭都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打造产品样式,这样就使得产品呈现多样化。”

 

        在大集镇演出服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之际,近两年这里的汉服业也正在兴起。据当地统计数据,目前曹县约有汉服及上下游相关企业2000多家,原创汉服加工企业超过600家,销售额占到全国同类市场的三分之一,2019年曹县汉服电商销售额近19亿元,约占全县电商总销售额的10%。

 

        38岁的王逢青是大集镇最早直播卖货的。最近,因为需要发货的订单太多,他已经连续几天没有直播了。2019年,他手里有一批童装汉服亟待销售,在与表弟闲聊时他决定试一下直播卖货。“没想到还真的有人买”,他惊喜地发现,这条路行得通。

 

        随后,他也做起了成人汉服,并在原创设计上付出努力。“汉服的价格从一百左右到更高价位的都有,几十到一百左右的卖得最好。”王逢青说,汉服正走向兴盛,目前更多人处于尝试阶段,普遍从低价位入手,“但复购率很高”。因为假期人们出游的需要,汉服在“五一”和“十一”往往会达到一个小高峰。

 

        90多平的店铺里,王逢青特意在店里开辟出一块直播区域,周围是挂满汉服的衣架,背后的墙上贴着专门制作的壁纸。晚上8点,王逢青开始直播,播到11点。“3个小时的直播,直播一次的订单量基本要发货三天。”王逢青笑着说,直播卖汉服换成一个美女似乎更合适,随后话锋一转,“但我看很多粉丝还挺认可我。”

 

 

        青年的选择

 

 

       “当初因为生活贫穷,年轻人普遍选择外出打工。现在年轻人都回来了,在家做自己的事业”,任庆生说。

 

        周爱华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subaoxw.com)记者,其“90后”的女儿现在负责家里演出服生意的设计和美工等工作,“最近忙起来她凌晨四点才睡觉”。“她大学毕业后就回家了,一开始不喜欢干这个,现在打都打不走。”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曹县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5万返乡创业人员。其中,仅大集镇便有6500余名外出务工农民、700余名大学生返乡创业。有更多的年轻人选择投身电商产业并实现了致富。

 

        2018年,博士毕业的“85后”胡春青返回大集镇开办了一家服饰公司,一度在当地引起轰动。如今,胡春青和妻子孟晓霞经营的店铺一年的销售额突破了900万元。从初期的拿货代发到自己开公司单干,经过几年的发展,起步较晚的胡春青和孟晓霞已经成为当地汉服原创设计的引领者。

 

        殷庙村的“80后”孙先生在外地做了多年建筑工,2015年,他回家做起演出服生意,现在收入翻了十几倍。他说,当地政府对于创业人群有专门的电商培训,还有各种政策扶持,做起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据悉,2020年曹县共组织电商培训266期,共计10264人次,新孵化个体网商数达1004家。全县建成镇级服务站27家、村站138家,实现了全县电商服务全覆盖。

 

        除了返乡创业的本地青年,还有一些外地青年被不断吸引而来。位于大集镇桑万路的一家数码印花店里,31岁的平面设计师肖先生专程从外地来到大集镇致力于汉服的原创设计工作。他说,吸引他的是大集镇汉服产业的规模与前景。

 

        距离该印花店不远处,在一家已经大致装潢完毕,暂未开业的服装辅料店里,记者见到了28岁的惠先生。交谈得知,他是西安人,计划在大集镇扎根发展。他原本在浙江湖州经营一家服装店,经朋友介绍,成为了胡春青的合伙人。“湖州的店交给朋友看着了,未来重心会放在曹县。”他说,自己会在大集镇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