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周刊 > 领读 > 正文

在故宫书写整个世界

2020-8-22 8:51:17 来源:山东商报

        多年来笔耕不辍,一直致力于推广故宫文化,凭借个性化的创作打开六百年紫禁城的更多可能。近日,“故宫书写者”祝勇再推新作《在故宫书写整个世界》,这也是祝勇作品中第一本具有回想录性质的作品。此番,无论是祝勇个人生命经验的感性流露,还是近20年来对故宫书写的深情厚爱,都十分令人动容。新书上市,祝勇也特意现身与读者、媒体一同分享这次“特别的书写”。◎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朱德蒙

 


  书写故宫,就是书写整个世界

 

  新作《在故宫书写整个世界》中,祝勇深情讲述了他丰富且传奇的生命经历:从沈阳到北京求学、闯荡,去南方,入藏地,几经历险,“在大地上爬行摸索”;远渡重洋,受邀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驻校艺术家,后又回国攻读博士学位。他的“生命和写作随着空间的拓展而延长、变化”。

 

  虽辗转多地,但故宫一直是祝勇深埋在血液中的文化故乡。在进入故宫之前的差不多10年里,祝勇便已开始了对故宫的书写。最终,凭借写作,他一步步地向他心中“那座庄严的城”靠拢,并成为其中一员。

 

  时间已过近十年,但祝勇依然清晰记得他以工作人员身份走进故宫的那一刻:“长久以来,故宫就像藏地一样幽远、神秘。我曾无数次地走入这座宫殿,写过好几本宫殿之书,这一次,我与它紧紧地绑定在一起,无法分开了。”在他看来,尽管这些年关于故宫的话题非常热,引起大家的关注,但很多读者其实并非真正的了解故宫,仅是停留在感兴趣的层面而已。自己之所以写这么多关于故宫的书,目的也正是希望广大游客、读者能够在喜欢故宫的前提下,“更上一层楼,去了解故宫。”“故宫是什么?”祝勇坦言,简单讲,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但这里面不只有宫斗,宫斗在紫禁城里只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故宫实际上容纳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辉煌内涵。前段时间有媒体采访我,我曾说过一句话,‘要了解故宫,目光要超越六百年’。只有目光超越六百年,把故宫放置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时空和历史框架下思考,你才能真正去体验故宫,了解故宫。如果我们完全被影视剧影响,我觉得你对故宫的认识会有非常大的偏差。大家应当从更大的文化广度、深度去认识故宫,重新去了解,去认识故宫这样一个文明载体。”

 

  在《在故宫书写整个世界》中,无论是祝勇个人生命经验的感性流露,还是近20年来,他对故宫书写的深情厚爱,都十分令人动容。通过阅读本书,读者看到了一位写作者的更多面向,执着、勤奋、开放、热爱……“在故宫里,表面上看,到处是墙,是一个独立、封闭的世界,实际上,故宫到处是门,向整个世界敞开——书写故宫,就是书写整个世界。”

 

  相信历史有一套主流价值观存在

 

  此外,祝勇还认为,作家在进行历史书写的时候,背后一定是要有一个价值观的,“中国的历史从司马迁写《史记》,更早从孔子的历史书写开始,到现在大约两千多年的历程。它不是空泛的,也不是纯客观的历史。我认为一切文艺作品都承载着文化价值观的作用。我们在认识故宫,了解故宫的时候,要从中吸取什么,我觉得这是当代人需要注意或者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我的历史书写一定要给读者提供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并不是损人利己,不是暴力残杀。虽然这些现象在中国历史当中一定是存在的。在六百年的宫廷王朝历史上,一定存在着这样的方面,而且在明清的时候体现的还是挺鲜明的,这是毋庸讳言的一个现象。但我们的文明价值,如果都是以强凌弱、暴力残杀、损人利己,那么我想绝对不会出现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流的情况。”“中华文明的价值在什么地方?故宫186万件套文物所承载的价值在什么地方?这是通过我们这些表面的历史的回顾和描述,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祝勇表示,故宫的当代意义在什么地方?作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故宫最近又有了一个新的功能,即国家客厅。“当外国元首来华访问的时候一定要去故宫。外国元首到故宫看什么呢?看的是暴力残杀吗?是宫斗有多么激烈吗?我想一定不是看这些东西。中国参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一批遗产名录里面就有故宫。我们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严格来讲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故宫博物院里面,正是承载着某种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这样一种文化价值。”

 

  随后,祝勇以儒家文化为例,他说,如今儒家文化在中国之所以源远流长,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甚至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占据主流地位,正因为它不是架空的,它有很多现实的因素,并在无形当中形成了某种制约力。“我们现在能看到表现康雍乾时期的作品比较多,因为这一时期的皇帝相对来说比较自律、勤勉。如康熙皇帝非常勤政,他上朝的时候是玉门听政,上朝的地点在乾清门前,上朝的时间是每天早晨六点多,一直到七点多,大概一个多小时。康熙本人不仅每天严格打卡,且起的更早,四点多起床。文献上有记载叫‘坐以待旦’,说的就是他每天天不亮就把龙袍穿好,整整齐齐坐在那儿等着天亮上朝。所以,这该是一位多么勤劳的皇帝啊。那么,康熙为什么四点多就要起来呢?因为康熙认为,人是有惰性的。他一辈子严于律己,就是为了克服这个惰性。但同样,像嘉靖、正德等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也没有人管得了。那么,康熙皇帝的这个约束力在什么地方呢?其实就在儒家的这套评价系统里面,是儒家的价值观在管束着他。因为他不想在历史上留下一个骂名,因为他知道历史是由后面的人书写的,将来有人在看着他。所以儒家文明形成的这套系统,仁、义、礼、智、信,是有很强的约束力的。我们相信历史有一套主流的价值观,相信历史中是有正义的,相信历史的正义终将为不正义的东西做出评判。这是贯穿整个中国历史书写的一个非常主流的价值观。”

 

  做一件自己热爱的事是很幸福的

 

  新书中,祝勇也提到了近年他制作的一些纪录片的故事,如《苏东坡》《天山脚下》等。对此,祝勇表示,自己做历史纪录片,尽量客观地反映历史的同时,也会透过物质的层面去了解这个人物的内心、他的处境和他在面对那个处境时候的对策。比如苏东坡,“他的对策很简单,就是打滚。苏东坡是一个打不倒的人。为什么打不倒?因为他看世界看得很透,所以就不再钻牛角尖。他心里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以不在乎这些苦难、磨难的东西。我们解读这些,从今天重新回过头来面对苏东坡的时候,我觉得真的要透过这些现象看本质,去真正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此外,谈起团队拍摄纪录片时的艰苦条件时,祝勇表示,一个人如果这一辈子能有一个自己喜爱的事情去从事,是非常幸福的。所以,当你真正热爱它时,就不存在艰苦不艰苦这个问题了。“要说艰苦,苏东坡比我们都艰苦,我们已经比苏东坡好很多了。我还是很知足有这样的条件,安心地从事自己的创作。我的下一部纪录片会做抗战期间故宫文物南迁。那些前辈是真正的艰苦,战火纷飞,性命不保,还承担着守卫国宝的使命。比起他们,我们的艰苦都不是真正的艰苦,只要喜爱,其他都是完全可以克服的。”